本网讯 4月29日下午,英文学院党委在北校区第七教学楼412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年轻教师调研座谈会暨联系人结对仪式,正式启动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服务系列活动。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林绍雄、文科基地主任冉永平联合主持,英文学院和文科基地负责人、党员学科学术带头人代表、近三年入职的年轻博士教师等出席。
会议现场
林绍雄简要介绍了学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和“云山党员先锋”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工作要求,通报学院党委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,搞好学习教育尤其是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、抓实教师联系工作等方面的设想,阐明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,宣布了年轻教师与领导、党员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结对联系的有关安排,希望通过座谈交流和结对联系,密切两个单位之间关系,增进各方互相了解,推进实践服务工作,促进年轻教师发展。
英文学院院长张欣介绍了英文学院和文科基地的历史渊源、工作关系以及相互合作等情况,希望新入职的老师们积极融入学校,主动向前辈请教,争取更大进步、更好发展。
各位年轻博士教师先后发言,结合自身思想、工作和生活实际,分享了各自来到学校工作之后的主要经历、愉快感受和成长收获,反映了碰到的一些困难或问题,提出了一些建议或期望。与会领导、专家分别作了回应,进行互动交流。
会上,各位专家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分享。冉永平教授介绍了文科基地的机构组成、职能、成果、历届主要研究员等情况以及基地和学院的全面合作关系,分享了个人工作经历体会,给各位年轻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与建议。魏在江教授讲述了广外在语言学界的地位和作用,鼓励年轻教师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,继续努力开拓创新,未来能够在语言学和相关研究领域有所建树、做出贡献。刘茂生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广外的工作经历、选择广外的心路历程,从学院和基地的科研团队实际情况出发,鼓励大家坚定做专业专家的职业理想,树立自信心,打造成功人生;基地副主任徐海教授系统介绍了文科基地的“三大方向”和“六大团队”等情况,期待年轻学者加入基地担任兼职或全职研究员。霍永寿教授立足做学问的“又红又专”,强调树立文化和民族自信的重要性、建立“学术团队和学术共同体”的必要性。基地副主任、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主任赵晨教授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希望:对学校发展有信心,扎下根就“大有前途”;对自己有信心,与大师为伍,传承好老一辈语言学家的光荣传统;追求做学问的最高境界:成就自己的学说;通过“结对联系”,多与前辈交流,充分利用其学术资源不断拓展、提升自己,争取更有作为。
根据校党委“云山党员先锋”工程“润心铸魂”引路计划关于全面推进联系教师工作的实施要求,学院党委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、党员学科和学术带头人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制度,将其作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、促进新入职教师更好发展和更快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。在本次会议上,学院和基地领导、党员带头人分别确定了年轻教师联系对象,现场进行了对接交流,明确结对联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:进课堂听课,经常与联系教师进行谈心交流,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发展、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,关心其生活和身心健康,帮助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。
部分结对联系人合影
冉永平最后作会议总结,强调了此次座谈交流和结对活动的意义,表达了对年轻学者的期待。他希望大家主动与结对联系人多沟通、请教,借助各种有利条件,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,注意学术前沿和本土化的互动关系,把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内外的优秀期刊上,形成系列的标志性成果,在学科领域内有所成就并不断发展。
与会人员合影
参加活动的年轻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,深受启发、教育和鼓舞,进一步明确了方向,增强了信心,同时感谢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安排和领导、专家的精准关心指导。本次活动为学院党委搞好党史学习教育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服务开了一个好头,取得了预期的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