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毅,江苏南京人,博士,博士后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合作导师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。200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,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,获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。2009-2012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,获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。2009年5月至今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任职。于2013年破格晋升教授。2016-2017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。2017年入选陕西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。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,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、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学术带头人、《外语教学》暨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》副主编。在Pragmatics and Society、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、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、SK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、《外国语》、《现代外语》、《外语界》、《中国外语》、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、《外语电化教学》、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》、《外语研究》、《外语教学》、《当代修辞学》、《外语学刊》、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、《外国语文》等SSCI、CSSCI刊物上发表认知隐喻学等方向论文50余篇,3篇被《人大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,多篇被《新华文摘》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、《高校文科学术文摘》等权威机构部分转载,于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、参编教材4部;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项目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、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、西安外国语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;曾获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、2013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、2015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、2018年度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。曾获“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”、“西安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师”、“西安外国语大学先进科研工作者”等称号。担任Cognitive Semantics、《外国语》、《现代外语》、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、《当代外语研究》等外语类学术杂志的匿名评审人。
学术著作:
1.《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——一项基于“CCTV”杯英语演讲比赛演讲辞的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0;
2.《认知隐喻学经典文献选读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0;
3. 《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3。
论文代表作:
1.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metaphor cluster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–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presidents’ speeches at universities, Pragmatics and Society, SSCI, 2018, 9(4): 629-656.
2. The acceptability of American politeness from a native and non-nativ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, East Asian Pragmatics, 2018(2): 263-287.
3. A Review of Mixing Metaphor,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, SSCI, 2018(1): 310-315.
4. A Cognitive Account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Wind
in the Willows,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, 2018(1): 83-101.
5. A visualized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interpreting studies in Mainland China: Progress and prospects, 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, 2017(3): 266-279.
6. A study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the commentary of Shaanxi History Muse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MT,SK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, 欧洲人文检索来源期刊(ERIH),2016, 10(2): 69-90.
7.A review of talking with the president: the pragmatics of presidential language.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, SSCI, 2017, 16(2): 341-344.
8. 辅以ERP实验技术的隐喻研究:回眸与前瞻,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(CSSCI),2019年第2期
9. “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视域下经济隐喻的汉译研究”,《外语研究》(CSSCI),2019年第1期。
10. “隐/明喻的恰当性-规约度-熟悉度多维择选实证研究”,《外国语文》,2019年第1期。
11. “英语专业究竟哪一点对不起良心? ”,《当代外语研究》,2018年第6期。
12. “中英婚姻隐喻对比坐标中的同异嬗替缕述”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8年第6期。
13. “跨语言建筑隐喻异同的体验哲学及文化理据疏议”,《外国语言文学》,2018年第4期。
14.“认知术语学指针下的外交部网站新闻术语翻译”,《上海翻译》(CSSCI),2018年第4期。
15. “现代汉语情感动词事件致使一完成结构论薮”,《西北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8年第4期。
16.“《蓄意隐喻理论的学术进路》”,《现代外语》(CSSCI),外语类权威期刊,2017年第5期。
17.“《体验—文化双维框限下的汉英共轭隐喻索据》”,《外国语》(CSSCI),外语类权威期刊,2017年第3期。
18.“《汉英反复隐喻同异合体的两翼孔见》”,《东北师大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7年第4期。
19.“《多模态隐喻理论寰域中广外教师发展中心LOGO获奖作品览睽》”,《外语电化教学》(CSSCI),2016年第6期。
20.“《项目管理模式理论视阈下外交新闻翻译实践述略》”,《上海翻译》(CSSCI),2016年第6期。
21.“《世界国旗多模态隐喻要义诠索》”,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 2016年第6期。
22.“《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的地方性解读:国标与校标的对照”,《外语界》(CSSCI),2016年第2期。
23.“汉英反语的隐喻新释要”,《当代修辞学》(CSSCI),2016年第2期。
24.“汉英服饰隐喻异同的体验哲学疏议与文化渊源溯追”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(CSSCI),2016年第1期。
25.“汉英友谊认知隐喻启悟诠索”,《江淮论坛》(CSSCI),2015年第5期。
26. “当代隐喻学在中国(1994—2013)——一项基于CSSCI 外国语言学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”,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5年第3期,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。
27.“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LOGO多模态话语解析”,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》(CSSCI),2015年第3期。
28.“基于隐喻机制的中美传统节日名称认知新诠”,《求索》(CSSCI),2015年第2期。
29.“中西方禁忌语的隐喻:转喻双向度耦合述略”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4年第7期。
30.“人体隐喻的多义路向推演——从“头(head)”说起”,《东北师大学报》(CSSCI),2013年第5期。
31. “跨语言“心(heart)”多义图谱的认知功能说略”,《外语学刊》(CSSCI),2013年第5期。
32. “基于语义域的隐喻甄别技术初探——以Wmatrix语料库工具为例”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(CSSCI),2013年第4期。
33. “现代汉语比拟辞格的认知隐喻学视阈探幽”,《西北工业大学学报》,2013年第3期。
34. “汉英夸张隐喻构念的双象限认知理据验视”,《山西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3年第3期。
35. “认知语言学界标中委婉语的双轮驱动:隐喻与转喻”,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3年第3期。
36. “认知隐喻学视野中的汉英十二生肖语簇对比研究”,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3年第2期。
37. “汉英双关隐喻畛域中的认知汇通与文化歧异”,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》(CSSCI),2013年第1期。
38. “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构念研究:TEM4受试文本的视角”《外语电化教学》(CSSCI),2013年第1期。
39. “论认知隐喻学的文化意蕴维度”,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3年第1期。
40. “核心情感隐喻的具身性本源”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3年第1期。
41. “认知语言学阙域中仿拟的孳乳理据探赜”,《山东外语教学》(CSSCI),2012年第5期。
42. “汉语移就隐喻的体验—文化双维度生成理据考略”,《外国语》(CSSCI),2012年第4期,外语类权威期刊,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、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部分转载。
43. “两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——体验哲学寻绎”,《宁夏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2年第3期。
44. “汉英对比视界中矛盾修辞法的哲学底蕴疏议”,《外语研究》(CSSCI),2012年第2期。
45. “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——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为基点”,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(CSSCI),2012年第1期。
46. “现代汉语“心”隐喻义群网络的中国古典哲学疏解”,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1年第6期,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、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部分转载。
47. “基于语料的跨语言核心情感的认知隐喻学发生原理探源”,《中国外语》(CSSCI),2011年第6期。
48. “习语的认知隐喻学机理读释——基于“冷(cold)”语料的汉英对比研究”,《外国语文》(CSSCI),2011年第6期。
49. “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翻译的动态性探析——以亚瑟·威利对《道德经》中“道”的翻译为例”,《延安大学学报》,2011年第3期。
50. “跨语言爱情隐喻异同的认知理据与哲学文化渊源考辨”,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(CSSCI),2011年第2期,《新华文摘》部分转载。
51. “汉语“心”义族衍生的隐喻路径求索”,《新疆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1年第1期。
52. “通感隐喻微观对比框架中体验哲学与民俗模型性的联合理据” (CSSCI),《西北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10年第4期。
53. “隐喻学的拓展性新视野——《隐喻学导论》述介”,《唐都学刊》,2010年第5期。
54. “英汉情感隐喻视阈中体验哲学与文化特异性的理据探微”,《外语教学》(CSSCI),2010年第1期。
55. “概念整合理论对概念隐喻观的补偿性阐释功能”,《宁夏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09年第3期。
56. “言语行为视阈中关联理论对认知转喻学说的补偿性阐释”,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09年第3期。
57. “英汉时空概念隐喻系统性对比视阈中的体验哲学管窥”,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09年第6期。
58. “语法隐喻的理论构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反拨作用”,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》,2009年第2期。
59. “概念隐喻观与整合理论对隐喻机制的交互性阐释”,《浙江工业大学学报》,2008年第1期。
60. “现代英汉名词动用对比分析”,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》,2007年第6期。
61. “美国总统就职演讲辞中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”,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》,2007年第5期。
62. “劝谏性演说词中隐喻机制的指针作用——一项基于邱吉尔战时演说辞的研究”,《甘肃联合大学学报》,2007年第3期。
主持的科研项目:
1.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汉语隐喻的逻辑表征与认知计算”(18ZDA290)子项目“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汉语隐喻语料库建设”,在研;
2.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基于汉英认知辞格及其ERP实验的当代隐喻学研究”(15XYY001),在研;
3.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“基于ERP实验的隐喻认知神经机理研究”(11YJC740094),结题;
4.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“认知隐喻学的理论积淀与学科空间”(2011M500719),结题;
5.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“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”(12K143),结题;
6. 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“认知隐喻学的理论适用性研究”(13JZ071),结题;
7.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“认知隐喻观与语法隐喻理论的系统性对比研究”(2010JK231),结题;
8. 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“汉英情感隐喻对比视阈中体验哲学与文化特异性的交织与碰撞”,(09XWC01),结题。
主要荣誉:
1. 1997-2001连续八学期获“一等奖学金”奖励;
2. 1999年获“华藏奖学金”奖励;
3. 2000年获“金穗奖学金”奖励;
4. 2001年获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;
5. 2002年获“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标兵”称号;
6. 2003年获“西北工业大学特等奖学金”奖励;
7. 2004年获“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毕业生”称号;
8. 2005年获浙江工业大学“青年优秀教师”称号;
9. 2007年获第三届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歌手大赛三等奖及最佳台风奖;
10. 2007年获“外教社”一等奖学金;
11. 2008年获“宝钢教育基金”优秀学生奖学金;
12. 2009年获上海市“优秀博士研究生毕业生”称号;
13. 2010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“优秀”等级;
14. 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;
15. 2013年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;
16. 2015年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;
17. 2013年获“西安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师”称号;
18. 2013年获“西安外国语大学先进科研工作者”称号;
19. 2014年获“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”称号;
20. 2016年获“美国圣迭戈城市友谊奖”;
21. 2017年获陕西高校首批“青年杰出人才”称号;
22. 2018年获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学术兼职:
《外国语》(CSSCI)匿名评审人(2017—至今);
《现代外语》(CSSCI)匿名评审人(2012—至今);
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(CSSCI)匿名评审人(CSSCI)(2013–至今);
《当代外语研究》匿名评审人(CSSCI)(2010–至今);
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员(2006—至今);
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员(2009—至今)。